缙云刑事律师

吴亮律师 15555555523
首页 > 缙云刑事律师 > 正文内容

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的界限是哪些

吴亮律师2025-10-26缙云刑事律师

1.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界限显著,关键在于主观目的、客观行为和法律后果。主观上,民事欺诈为促成交易获利且有履约意愿,刑事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无履约诚意。
2.客观行为上,民事欺诈有不实陈述但遵循市场规则且有履约行为,刑事诈骗则虚构事实、手段恶劣且无实际履约行动。
3.法律后果方面,民事欺诈由民法典调整,被欺诈方可撤销合同、获赔偿;刑事诈骗触犯刑法,行为人担刑责,被害人可追赃挽损。
4.实践中准确判断行为性质,需综合考量多因素,以适用不同法律处理纠纷,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,维护市场秩序和法律权威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法律分析:
(1)主观目的差异是区分二者的关键。民事欺诈是为正常交易获利,有履行合同的想法;刑事诈骗则是纯粹想非法占有他人财物,根本没打算履约。
(2)客观行为表现也大不相同。民事欺诈的不实陈述未脱离市场规则,且有实际履约举动;刑事诈骗则是通过恶劣手段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无真正的履约行为。
(3)法律后果截然不同。民事欺诈适用民法典,被欺诈方有合同撤销和损失赔偿的权利;刑事诈骗涉及刑法,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,被害人能通过刑事诉讼挽回损失。实践中判断行为性质,需综合多方面因素。

提醒:
判断行为属民事欺诈还是刑事诈骗较复杂,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,建议咨询以准确分析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(一)判断行为性质时,先从主观目的入手,看是否有履行合同意愿,若有促成交易获取利益想法且愿意履约,可能是民事欺诈;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无履约诚意,则可能是刑事诈骗。
(二)分析客观行为,查看是否基本遵循市场规则、有无实际履约行动。有一定履约行为且不实陈述程度较轻的,倾向于民事欺诈;虚构事实、手段恶劣且无实际履约或虚假履行的,可能是刑事诈骗。
(三)依据法律后果区分,若想通过撤销合同、赔偿损失解决问题,按民事欺诈处理,适用民法典;若要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、追赃挽损,则按刑事诈骗处理,适用刑法。
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,一方以欺诈手段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,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1.主观目的:民事欺诈为促成交易获利,有履约意愿;刑事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无履约诚意。
2.客观行为:民事欺诈有不实陈述,但遵循市场规则且有履约行为;刑事诈骗虚构事实、手段恶劣,无实际履约或虚假履行。
3.法律后果:民事欺诈由民法典调整,被欺诈方可撤销合同、获赔偿;刑事诈骗触犯刑法,行为人担刑责,被害人可追赃挽损。需综合判断行为性质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结论:
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在主观目的、客观行为和法律后果上存在显著区别,实践中需综合考量准确判断以适用不同法律处理。
法律解析:
在主观目的上,民事欺诈旨在促成交易获取利益且有履行合同意愿,刑事诈骗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毫无履约诚意。客观行为方面,民事欺诈虽有不实陈述但基本遵循市场规则且有一定履约行为,刑事诈骗常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手段恶劣且无实际履约行动或仅虚假履行。在法律后果上,民事欺诈受民法典调整,被欺诈方可要求撤销合同、赔偿损失;刑事诈骗触犯刑法,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,被害人可通过刑事诉讼追赃挽损。因此,准确区分二者十分重要。如果遇到类似情况难以判断行为性质,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法维护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吴亮律师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06tw.cn/268060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仲裁调解代理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怎么规定

1.仲裁调解代理合同纠纷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,从权利人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,法律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。 2.若权利受损超二十年,法院不予保护,特殊情况法院可依申请延长。 3.诉讼时效内,权利人提履行请求、义务人同意履行、权利人起诉或申请仲裁等

结婚五年离婚是否可以分割财产

(一)明确财产性质,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。对于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、奖金、生产经营收益等属于共同财产;而一方婚前财产、人身损害赔偿等属于个人财产,离婚时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。 (二)双方先自行协商共同财产的分割方案,遵循自愿、公平原则达成

您好,我想问一下7.8月份不是还要补交一点钱,还好补交吗

不太清楚你说的补交什么钱,是社保还是其他费用?想了解补交难度和流程?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您好,你咨询的问题有专业人士为您解答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

物业有过错的情况下不缴纳物业费可以吗

1.即便物业有过错,业主也不能随意拒交物业费。当物业未依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存在过错时,业主应采取合法合理途径解决。 2.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: 业主可先收集证据,比如服务不到位的照片、视频、书面记录等。 与物业进行沟通,要求其改正并承担相应责任。 若沟通后物

交通事故无人伤要赔什么费用

(一)发生交通事故无人伤且涉及赔偿时,对于直接财产损失,应及时联系专业评估机构对车辆及财物损失进行评估,确定修复费用或车辆实际价值,妥善保留维修发票等相关凭证。 (二)对于从事经营性活动的车辆,要收集能证明停运损失的证据,如运营合同、收入流水等

三人诈骗20万退赃怎么赔

三人诈骗20万构成共同犯罪,退赃需遵循责任分担原则。若三人在犯罪中作用相当,通常平均分担退赔责任,每人约退赔6.67万;若能明确主从犯,主犯退赔比例会更高。 退赃方式有两种,可直接返还给被害人,也可通过司法机关转交。积极退赃属于从轻量刑情节,三人应及时

什么罪判管制拘役最轻

1.管制和拘役作为刑罚主刑,管制处罚相对更轻。管制不关押罪犯,通过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;拘役则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关押改造。 2.我国刑法中不少犯罪法定刑包含管制或拘役,通常犯罪情节显著轻微、危害不大的犯罪可能适用。像危险驾驶罪情节较轻时

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给工资咋办

法律分析: (1)劳动仲裁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途径,当仲裁裁决书生效后,单位有义务按照裁决支付工资。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益保障,也是单位应尽的责任。 (2)若单位拒不支付工资,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申请时需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

刑责年龄降到12周岁是否可行

1.降低刑责年龄至12周岁有合理性与可行性。如今部分12至14岁未成年人身心和认知水平提升,对严重暴力犯罪有一定认知,降低年龄可让犯罪者受罚,维护公平正义与法律权威。 2.不过也有问题。12岁孩子可塑性强,过度刑罚不利其教育改造。要完善收容教养等配套措施,让教

ab贷现在a失联了,b又没有能力还

针对您提出的“ab贷现在a失联了,b又没有能力还”的情况,a失联且b无还款能力时,b需先明确自身法律地位并采取应急措施。以下从不同情况为您详细分析: - 如果b是作为借款人签署贷款合同,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,b需承担直接还款责任。即使a失联,贷款机构仍有权要求

吴亮律师为您提供专业发法律服务

我们努力让每一次邂逅总能超越期待